奥希替尼联合化疗治疗EGFR突变型肺癌脑转移患者新数据公布!

2023年10月21日,《OncLive》医学在线期刊公布了EGFR抑制剂奥希替尼(商品名:Tagrisso,英文通用名:Osimertinib)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(EGFR)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(NSCLC)脑转移患者的III期FLAURA2试验(NCT04035486)的研究结果。

奥希替尼是第三代、不可逆的口服EGFR-TKI,可有效和选择性地抑制EGFR敏感突变和EGFR-T790M耐药突变,并已在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中显示出疗效。临床前、I/II期临床研究和AURA研究表明,奥希替尼比第一代和第二代治疗具有更高的脑通透性。

商品名:Tagrisso(泰瑞沙)

通用名:Osimertinib【奥西(希)替尼】

研发代号:AZD9291

靶点:EGFR

厂家:AstraZeneca(阿斯利康)

美国首次获批:2015年11月

中国首次获批:2017年3月

规格:80mg*30、40mg*30

获批适应症: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

推荐剂量:每次80mg,每日一次,随餐或不随餐服用

是否医保:已入医保

储存条件:室温25°C

临床数据

在FLAURA2试验中,研究人员招募了病理证实的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,这些患者以前没有接受过治疗。这些患者的ECOG评分为0或1,年龄至少为18岁。值得注意的是,该试验还允许患有无症状中枢神经系统(CNS)转移的患者不需要类固醇,或者在接受确定性治疗或类固醇治疗后至少稳定2周。

总共有557例患者被随机1:1分配接受一线奥希替尼联合化疗(n=279)或奥希替尼单独治疗(n=278)。CNS相关终点采用改良后的RECIST1.1标准进行评估,包括客观缓解率(ORR)、无进展生存期(PFS)和缓解持续时间(DOR)。通过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(CTCAE)v5评估两组的安全性。该试验的数据截止日期为2023年4月3日。

研究人员进行了2组分析:第一组是可测量或不可测量CNS病变的患者,包括118例接受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的患者和104例仅接受奥希替尼的患者;第二组是可测量CNS病变的患者,包括40例接受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的患者和38例接受奥希替尼单独治疗的患者。

在可测量或不可测量病变的患者中,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组 VS 奥希替尼单药组的客观缓解率(ORR)为73% VS 69%,完全缓解(CR)率为59%(n=70) VS 43%(n=45);中位缓解持续时间(DOR)为尚未达到(NR) VS 26.2个月。此外,12个月的PFS率为87% VS 83%;24个月的PFS率为74% VS 54%。最后,奥希替尼联合化疗将CNS相关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42%。

在具有可测量病变的患者中,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组 VS 奥希替尼单药组的ORR为88% VS 87%,CR为48%(n=19)VS 16%(n=40);中位DOR为尚未达到(NR) VS 20.9个月。此外,12个月的PFS率为89% VS 73%;24个月的PFS率为65% VS 37%。在该人群中,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组的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60%。

最终,接受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的患者在24个月时发生CNS病变的风险估计为9%,而仅接受奥希替尼的患者的风险估计为23%。

此外,与单独使用奥希替尼相比,奥希替尼联合化疗有助于获得更高的CNS ORR和更好的CR,并且具有可耐受和可管理的安全性。

安全性

安全性与研究人员的预期一致。值得注意的是,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组报告了更多3级或更严重的不良事件。血液学毒性是报道最多的。关于间质性肺病,联合治疗组和单药治疗组分别有9例(3%)和10例(4%)患者报告了这一事件。毒性在诱导期最为频繁和严重,据报道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退。

小结

研究结果表明,在基线时患有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GFR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且有脑转移的患者中,与单独使用奥希替尼相比,奥希替尼联合化疗降低了CNS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。

【重要提示】所有文章信息仅供参考,具体治疗谨遵医嘱!